「京菜」的出現,雖然要上朔至明末清初,但當時的京菜仍以山東菜為主流,但是到了清朝,隨著各地官員的入京,京菜逐漸吸收了河南、山西、東北、蒙古、御膳、官府菜的特色,相互融合后逐漸的發展出了獨特的風味。所以稱京菜是中國飲食文化的「融合體」也不為過。
而「京醬」是最具滿漢融合代表性的一種調味料,京醬也就是俗稱的「甜面醬」。它的由來據說是因為滿人嗜食面點,在各種宴會與祭典中,皆制作大量的面點,結束后則賞賜給宮中太監們。但由于面點數量過多,太監們實在難以消受,就將之存放在大缸中,缸中的甜面點日子一久后,「甜面」就發酵成為了「醬」,也就是后來的「甜面醬」。
太監有時就會將甜面醬當作禮物送給官員,久而久之就被京菜所接受了,京醬肉絲、炸醬面、醬肘子、烤鴨卷蔥餅,這些代表性的京菜都會用到甜面醬,或者該說甜面醬與其他菜系融合后,這才衍生出了京菜,京菜獨特的醬爆的調理方式,就是最好的例子。